年初的某個早晨,我帶著太太輕鬆跑。原本只是個毫無計畫的晨跑,卻在我的臨時起意下,在回家的路上加了段漸速,那是她第一次跑進一英里 9 分鐘 (pace 5:36/km)
她一下子心跳炸裂,跑完就扶著腰在路邊喘:「累死了! 累死了! 」抱怨著,完全無暇享受人生中的一英里新猷 (Fastest 1 Mile)
「感覺很好吧,痛苦的快活?」我淡淡地說。「你要讓身體記住這種感覺喔。因為到了年底,這個速度你就可以跑 26 英里了。」
「不可能吧...你怎麼知道?」
—
我當然不會通靈、也暫時買不起時光機。我知道你可以,一方面是從訓練的角度來說,對於有運動習慣的年輕人,給他/她完整的十個月訓練,那沒有理由不行。
馬拉松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,25-35 歲的女生平均完賽時間是 4 小時 50 分左右。但是別忘了,這些人之中大概有三成的人在按下報名鍵之前,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。另外又有三成的人,在按下報名鍵後到比賽之前,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。所以扣掉這些人,再快個半小時大概是沒有問題的。
另一個角度,就沒有這麼講求邏輯,單純就是我希望你可以。跑一場馬拉松是很特別的體驗,而我希望你可以盡量不要用走的。"走",除非是刻意的跑走策略應用,不然對九成以上的人來說都代表跑爆了。有人說沒有跑爆的馬拉松不完整,但是撞牆真的很痛苦,而我不希望妳經歷,特別是在芝加哥這個美麗的城市。
-\-\-
今天是課表第 13 週的強度練習,也是第一次進入 Hansons 的 Strength - 4x1600@5:20/ km; 8:35/mi
場地從操場移轉到海邊的步道,會曬、會有風、更有高低起伏,但比較貼近真正比賽的情形。開始我還有點擔心,但跑完第一組就知道沒問題了。目標 8:35/mi, 卻跑了 8:22,途中還順便跟我抬槓,說樹上有隻貓頭鷹,後來發現只是一隻大鳥。
你知道,如果能夠全程"跑"一場馬拉松,即便是用某些人認為「很慢的六分速」(6:00/km; 9:39/mi),完賽時間是多少嗎?
.
.
.
.
.
.
.
.
.
答案是 4 小時 13 分。
#初馬Sub4
#說出口就做得到